[外科筆記] 心臟外科・Blalock-Thomas-Taussig Shunt (BT shunt)


法洛式四重症(Tetralogy of the Fallot, TOF),在1888年被Fallot醫師所發現,後來以他為名的小兒先天性心臟疾病。主要臨床表現多以Right to Left Shunt為主,持續性或者突發性的發紺,又有「藍寶寶」之暱稱。因結構上右心室出口狹窄的關係,到肺部的血流減少,在出生後可能又因為開放性動脈導管(PDA)的關閉,導致流往肺部的血流更少,此時就需要如天使救人般的小兒心臟外科介入。


稍微簡介一下法洛式四重症(Tetralogy of the Fallot, TOF),顧名思義就是有四種結構異常共存的疾病

  • Pulmonary Stenosis
  •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, VSD
  • Overriding Aorta
  •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

法洛式四重症(Tetralogy of the Fallot, TOF)


如此一來,右心血流就會大量的往左心跑,讓體循環裡面充滿的缺氧血,正是所謂的Right to Left Shunt。

然而,先天性心臟病在一開始大多只能保守治療,給予氧氣、利尿劑等等。第一例的先天性心臟疾病手術是在1939年,在Boston Children Hospital由Robert Edward Gross醫師所執行的PDA ligation。

Helen Brook Taussig,為長年照顧先天性心臟病小朋友的心臟科醫師,他發現說PDA還沒有關閉的ToF小朋友,有相對較好的血氧濃度,因此就有了建立一條血管增加肺部血流的想法。一開始他尋求Robert Gross協助,但被認為是個荒謬的想法!(先知總是孤獨...),後來轉往巴爾的摩John Hopkins Hospital,尋求當時外科主任Alfred Blalock協助。在Blalock身邊重要的動物實驗技術員Viven Thomas在動物身上多次的實驗之下,他們在1944年在名為Eileen Saxon的14個月大小孩成功地完成第一例血管手術。他們截斷鎖骨下動脈Subclavian artery,轉接到Pulmonary artery 肺動脈上,成功的讓小孩從發紺變成Pink Boy。雖然這個小孩後來仍因為多次手術而死亡,但這開創性的手術卻開啟了小兒心臟外科的一扇窗。

第一次BT shunt手術 (from Cardiology in the Young (2013), 23, 851–856)

這成就理應歸功於這三位,但在那個充滿黑人白人歧視的年代,Viven 雖然極具天賦,但他的貧窮與膚色在當時沒有被認可,這個術式被命名為Blalock - Taussig Shunt (BT shunt)。直到1976年,Viven Thomas才被認可在小兒心臟外科領域上的貢獻,John-Hopkins Hospital後來也授與它榮譽博士學位,雖然他僅僅有高中畢業證書。之後的小兒心臟外科教科書也正式把這個術式正名為Blalock-Thomas-Taussig Shunt。

這個激勵人心的故事在2004年被HBO拍成影集,《 Something The Lord Made 》中文翻譯成天賜良醫,也榮獲當年葛萊梅獎最佳電視電影獎。

Modified vs Classic BT shunt

Classic vs Modified BT shunt

最後再來談到Shunting手術,上面所述截斷Subclavian Artery的方式稱為Classic BT shunt,最大的缺點仍就是減少上肢血流,而且每個人的Subclavian A.都不盡相同,無法提供穩定供應肺部血流。1980年代後因為複合式材料Gortex人工血管的發展,可以讓心臟外科醫師直接建立Subclavian A. 到PA的人工血管,而不會犧牲上肢血流,血管的大小也可以由外科醫師決定,這就稱為Modified BT Shunt。這個術式後來也廣泛的應用在許多Right to Left shunt的先天性疾病上面,成為現在最常做的人工血管手術之一。

但BT shunt也不是完美的,其缺點大概有兩點 :

  • 在血管吻合處可能造成肺動脈狹窄
  • 影響冠狀動脈血流

這牽扯到許多血液動力學的部分,就不深入探討了!

也許之後沒什麼機會碰到心臟外科,在外科醫師的生涯能夠參與到Open Heart,或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的手術都格外珍惜每一次上刀的機會!心臟外科醫師都是如神一般的存在,特別是小兒心臟外科,如此輕觸生命最根本的源頭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